堤坝蚁害检查方法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3/1/5 17:16:34
白蚁坝内建有巨大的蚁巢(直径可达1米以上)、无数的辅助巢(菌床)和四通八达的蚁道,蚁道往往贯穿坝的上下游。汛期水位上涨,水流入蚁道蚁巢,造成下游边坡渗水、管涌等险情。如果不及时抢险或者处理不当,都有可能导致溃坝。这就是“千里金堤溃于蚁穴”的说法。
一、堤坝蚁害检查
(一)白蚁活动法
堤坝白蚁的表面活动与季节关系密切,主要是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。据多年观察,湿度适宜、日平均气温在10℃以下时,白蚁只在地表以下活动觅食;当天平均气温达到12℃时,白蚁开始在地面上觅食。随着天气转暖,气温上升,堤坝表面白蚁活动增多,活动范围逐渐扩大。当当天平均温度达到20℃左右时,活性显著增加,活动面逐渐扩大。同时,秋季地表活动强于春季。
(2)白蚁检查
白蚁非常隐秘,它们的巢穴很难找到。白蚁为了生存繁衍,需要以地面为食,构筑泥被和泥线。在繁殖季节,会在地面上建造飞孔。这些表面活动的迹象是我们发现大坝工程受到白蚁危害的迹象。
大坝白蚁危害的检查范围为大坝工程及周边环境。检查时间为每年4-10月,这期间白蚁在入梅前处于表面活动高峰期,表面取食迹象较多,容易发现。五月上旬和中旬是白蚁繁殖的动荡季节,所以你可以找到飞孔。梅花后白蚁进入炎热季节,白天活动减少,但夜间觅食仍在继续,也可搜索。9月以后,白蚁的表面活动进入下一个阶段,表面迹象明显增多。在非地表活动季节,可根据白蚁取食留下的陈旧痕迹进行检查,如死树桩、树皮、干草茎等处的白蚁取食痕迹。
白蚁的检查方法是:一、寻找表面活动的迹象,主要是在枯枝、枯茎、枯树桩、树木中寻找以泥被、泥线为食的迹象,在风大浪急的季节寻找飞孔。二是用引诱剂搜寻,即用白蚁喜食的材料在坝坡上设置饵堆、饵堆(坑),引诱白蚁进食。一周左右初次设置,之后每2 ~ 3天检查一次。发现被白蚁啃食的,要在平面图上做好标记、记录和标注。
一、堤坝蚁害检查
(一)白蚁活动法
堤坝白蚁的表面活动与季节关系密切,主要是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。据多年观察,湿度适宜、日平均气温在10℃以下时,白蚁只在地表以下活动觅食;当天平均气温达到12℃时,白蚁开始在地面上觅食。随着天气转暖,气温上升,堤坝表面白蚁活动增多,活动范围逐渐扩大。当当天平均温度达到20℃左右时,活性显著增加,活动面逐渐扩大。同时,秋季地表活动强于春季。
白蚁在堤坝上活动的具体部位也有一定的规律。对于河堤,春季回水坡度在距堤肩1/3坡长以内;迎水坡在距堤肩1/5坡长的范围内;秋季,回水坡度在坡脚坡长的1/5以内;水坡度介于正常水位和汛期高水位之间。对于水库大坝,靠近山坡的林地两端多于坝体中部,回水坡度多在中上部(大于坝高的1/3),迎水坡多在正常水位以上1m ~ 2m范围内,严重的可向下蔓延至水缘。
(2)白蚁检查
白蚁非常隐秘,它们的巢穴很难找到。白蚁为了生存繁衍,需要以地面为食,构筑泥被和泥线。在繁殖季节,会在地面上建造飞孔。这些表面活动的迹象是我们发现大坝工程受到白蚁危害的迹象。
大坝白蚁危害的检查范围为大坝工程及周边环境。检查时间为每年4-10月,这期间白蚁在入梅前处于表面活动高峰期,表面取食迹象较多,容易发现。五月上旬和中旬是白蚁繁殖的动荡季节,所以你可以找到飞孔。梅花后白蚁进入炎热季节,白天活动减少,但夜间觅食仍在继续,也可搜索。9月以后,白蚁的表面活动进入下一个阶段,表面迹象明显增多。在非地表活动季节,可根据白蚁取食留下的陈旧痕迹进行检查,如死树桩、树皮、干草茎等处的白蚁取食痕迹。
白蚁的检查方法是:一、寻找表面活动的迹象,主要是在枯枝、枯茎、枯树桩、树木中寻找以泥被、泥线为食的迹象,在风大浪急的季节寻找飞孔。二是用引诱剂搜寻,即用白蚁喜食的材料在坝坡上设置饵堆、饵堆(坑),引诱白蚁进食。一周左右初次设置,之后每2 ~ 3天检查一次。发现被白蚁啃食的,要在平面图上做好标记、记录和标注。